普及救護知識 助力健康水務
普及救護知識 助力健康水務
——水務集團工會“應急救護知識送課下基層”活動圓滿結束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讓人們感慨生命脆弱的同時,對健康多了一份關注,對生命多了一分敬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指示精神,進一步普及應急救護常識,增強職工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集團工會一改往年職工周末課堂形式,聯合株洲市紅十字會開展了5場“應急救護知識送課下基層”活動,有近300名職工參加。
“請進來”向“送下去”轉變
第一場 排水公司
第二場 豐源水務公司
職工周末課堂是工會組織履行學習教育職能、服務基層職工、提升工人隊伍素質的一項傳統工作。以往職工課堂固定于職工之家,部分職工為了聽課往返路程較遠,一定程度影響到職工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為了便于職工就近學習、工會服務更加貼近基層,今年集團工會積極創新職工課堂形式,推動“零距離”送課下基層。
經過前期精心準備,集團工會聯合株洲紅十字會,并特別邀請到具有豐富經驗和師資力量的株洲藍天救援隊成員擔任主講。從6月底開始的三個月時間里,分別在排水公司、豐源水務、四廠職工之家、淥口水司、集團機關等開展5場次的送課培訓。每到一處,工作人員都會提前對接好工作,布置好場地,準備好道具,組織好簽到。從職工跑到工會組織跑,從請職工來聽課到送課給職工,職工課堂“固定+流動”的靈活形式,實現22個基層單位全覆蓋,極大提高了培訓的覆蓋面和職工的參與熱情。
“大而全”向“小而精”轉變
第三場 四廠職工之家
集團工會精選課程內容,在內容選擇上不求大而全,力改“花架子”,更加注重實用性和操作性,更加貼近職工健康平安需求。據統計,意外傷害已經成為危害人生安全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本次應急救護知識培訓也是集團公司首次系統性開展此類培訓,具備急救知識、提升自救互救技能是我們對生命的一種尊重。
株洲藍天救援隊的專家授課團隊,采用理論教學、案例分享、現場演示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向學員們強調了應急救護“黃金四分鐘”的重要性,重點培訓了心肺復蘇技術,AED(自動體外除顫器)使用方法,以及異物梗阻解除技術、創傷止血與現場包扎技術等意外傷害知識,向廣大學員普及日常急救知識,使職工在面臨突發災難、事故或意外傷害時,知道如何快速應對,減輕傷痛、防止傷殘、拯救生命。
“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樣可以救命的技術太實用啦,分秒之中可能就拯救了一條生命”“我要把學到的知識與同事和家人分享,讓身邊的人都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減少生命中的遺憾。”“這樣與我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培訓真是很有用”……. 本次送課活動內容實用,老師講解生動形象得到大家高度評價。
株洲藍天救援隊的授課團隊老師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作為公益人士,大力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毫無保留的把知識傳授給大家,這種專業精神、志愿服務深深感染了我們職工。課堂上,有的學員主動請纓做模特,配合老師的示范講解;有的學員積極搶答問題,收獲到應急救護包;有的學員認真做筆記并向老師請教了很多問題…….學員們興趣濃烈,積極互動,大家都被講解吸引著。特別在心肺復蘇實操階段,老師們耐心示范操作、手把手指導,大家踴躍上臺,按時間要求、流程步驟(識別環境安全、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等)模擬現場搶救,參加人員基本達到熟悉并掌握心肺復蘇操作等救護知識,大家都覺得收獲滿滿。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職工平安健康是企業和社會發展的基石。集團工會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安全生產隱患高發的高溫、高峰供水期開展送課活動,普及應急救護知識,進一步增強職工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的意識與技能,進一步凝聚引導職工抓好安全生產、提高健康素質、助力集團高質量發展。
附:意外傷害應急處理知識
為使沒來現場培訓的職工也能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我們整理了意外傷害應急處理的知識點,供大家學習分享。
一、胸外按壓心肺復蘇(CPR):人一旦發生心臟驟停,生命會受到嚴重威脅,恢復患者的心臟供血和已中斷的血液循環,稱為心肺復蘇。最初的4~6分鐘是搶救的黃金期。
1、輕拍患者雙肩,耳邊大聲呼喚 ,沒有反應立即呼救,請人撥打120,請現場有懂得救護的一起協助,有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話,請幫忙拿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2、然后把臉頰靠近患者的鼻子,眼看著患者胸部,觀察5-10秒,如果沒有起伏,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3、選擇兩乳頭連線中間點,雙手交叉,十指緊扣,手指翹起,掌根部用力,身體前傾——保持肘關節伸直——胸骨下陷5-6cm(成年人),每次按壓后胸廓充分回彈,雙手不離開胸壁——頻率至少100次/分,不超過120次/分,按壓30次。
4、將患者下頜抬起,頭部后仰,開通氣道。每做30次胸外心臟按壓,交替進行2次人工呼吸,直至救護人員到達現場。
二、意外傷害現場處理:
交通事故:
1.失事車輛引擎關閉,拉緊手剎或用石頭固定車輪;
2.撥打電話“120”“122”“110”;
3.切勿隨便移動傷病員,除非處境非常危險,根據現場情況可給予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
4.先救命后治傷原則,大量傷病員時,進行傷情分類,有計劃有組織搶救;
5.事發后,保護現場,給事故責任劃分提供可靠證據。
一氧化碳中毒:
1. 排除險情,做好自我防護;
2. 立即開窗通風,或將傷病員移至空氣新鮮處;
3. 緊急呼救 ,撥打“120”;
4. 輕度中毒者注意保暖,并補充含糖茶等熱飲;
5. 深度中毒,進行心肺復蘇。
溺水:
要學會在水中自救和正確的救人方法,如溺水者意識清醒,給他換上干凈的衣服,進行保暖,并撥打120。如沒有呼吸,心跳與意識,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燒燙傷:
沖:大量的清水沖洗創面10-20分鐘,不能涂抹醬油牙膏等;
脫:脫去燒焦的或沾染化學物質的衣物;
泡:用大量的涼水浸泡 ;
蓋:用干凈的衣物包裹創面;
轉:安全轉運至就近醫院。
觸電:
1:迅速切斷電源,或用干木棍、竹竿等不導電物體將電線挑開,電源不明時不要用手直接接觸傷員,在確定傷員不帶電的情況下立即救護;
2.正確實施現場救護。觸電急救必須分秒必爭,據統計,觸電者在3分鐘內就地實施有效急救,成活率在90%以上,6分鐘后才實施急救措施,救活率僅為10%,12分鐘后搶救,救活率幾乎為0;
3:緊急呼救,啟動EMSS(應急醫療服務體系);
4:立即給心跳呼吸驟停者進行心肺復蘇,不要輕易放棄,直到專業醫務人員到達現場,有條件應盡早使用AED。
中暑:1.迅速將傷者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保持安靜,平臥休息;2.降溫處理,可用涼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降低環境溫度,不斷擦摩四肢促進散熱;3清醒者可小量多次補水,不要單純白開水,可飲用淡鹽水、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4重度中暑立即就醫。
異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
不完全梗阻:劇烈嗆咳,臉色口唇青紫,張口吸氣時可聽見哮鳴音。
完全梗阻:不能咳嗽,不能說話,幾乎不能呼吸,很快昏迷倒地呼吸停止。
處理方法:站在病人背后,兩手環繞病人腰部,在病人肚臍上方兩指,一只手握拳抵住,另一只手握住握拳手,快速向里向上擠壓,形成沖擊性氣流,將堵住氣管、喉部食物硬塊沖出。